报告导读
柔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是一种技术的通称,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相对于传统电子,柔性电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满足设备的形变要求。但是相应的技术要求同样制约了柔性电子的发展。首先,柔性电子在不损坏本身电子性能的基础上的伸展性和弯曲性,对电路的制作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其次,柔性电子的制备条件以及组成电路的各种电子器件的性能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器件来说仍然不足,也是其发展的一大难题。
柔性电子涵盖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纳米电子、印刷电子等,包括RFID、柔性显示、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与照明、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柔性光伏、柔性逻辑与存储、柔性电池、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应用。随着其快速的发展,涉及到的领域也进一步扩展,目前已经成为交叉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产业的竞争依赖于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有柔性电子相关产业仍处在技术、设备和高端人才以海外引进为主阶段,这也是制约我国柔性电子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土企业由于技术、性能、成本、应用等方面的原因,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虽然也涌现出一批包括弘信电子、柔宇科技、华为、京东方在内的优秀企业,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未来竞争力提升空间巨大。
柔性电子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柔性电子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仍将维持着100%左右的速度不断增加,发展到接近2000亿美元。而就中国情况来看,由于市场起步较晚,我国柔性电子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水平仍不及国外,但未来发展前景仍是一片光明。
柔性电子行业的上游为设备制造、柔性屏原材料制造(有机发光材料、膜材、化学品等)及柔性电子材料制造(驱动芯片、柔性传感、电子元器件等),中游为全柔性显示屏制造及模组组装、全柔性传感器制造及模组组装、其他柔性集成电路制造及组装等,下游为终端应用产品(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和办公教育等),上、中、下游分工明确,相互间的技术、设备壁垒较高。
我国产业起步较晚,尚缺乏原创性成果和完整工艺链条,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代工地位和跟跑阶段。在关键材料、关键量产装备、核心技术及专利上虽然努力追赶,但国外厂商已经形成较强的专利布局和产业链分工,国内材料及设备厂商在整个产业链中仍然受制于人,产业链中的利润空间依然被国际巨头公司所把控。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柔性电子行业综述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概述
一、柔性电子产品定义
二、柔性电子产品分类
三、柔性电子产品用途
1、手机
2、医院
3、国防
第二节 柔性电子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柔性电子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柔性电子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柔性电子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柔性电子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柔性电子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柔性电子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柔性电子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柔性电子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柔性电子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柔性电子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柔性电子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柔性电子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柔性电子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柔性电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柔性电子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柔性电子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柔性电子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柔性电子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柔性电子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柔性电子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柔性电子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柔性电子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柔性电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柔性电子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柔性电子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柔性电子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柔性电子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柔性电子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柔性电子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柔性电子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柔性电子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柔性电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柔性电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柔性电子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柔性电子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设备制造
二、柔性电子材料制造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柔性电子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柔性电子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手机
二、医院
三、国防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柔性电子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柔性电子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柔性电子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柔性电子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广州金鹏源康精密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结构分析
一、柔性电子企业结构分析
二、柔性电子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柔性电子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柔性电子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柔性电子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柔性电子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柔性电子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柔性电子行业渠道格局
第三节 柔性电子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柔性电子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柔性电子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柔性电子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柔性电子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柔性电子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一、生物电子
二、塑料电子
三、纳米电子
四、印刷电子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柔性电子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柔性电子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柔性电子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柔性电子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柔性电子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柔性电子产业规模已在全球举足轻重,但全产业链发展极不均衡,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面临被制约风险;在核心高、精、尖的装备方面,我国基础薄弱,严重依赖进口。
根据预测,全球市场折叠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预测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年出货量将超3000万部,这意味着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3%。
从市场格局来看,在全球市场,欧美发达国家的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凭借其大量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市场出现了一批从事柔性电子生产的大型企业,包括韩国三星和LG,日本东芝、夏普和旗胜,以及美国M-FIEX等,均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比重。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普及,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柔性电子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市场起步较晚,国内柔性电子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水平远不及国外,在未来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国家级柔性电子技术创新平台,而企业也需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柔性电子国产化发展进程。
柔性电子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柔性电子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柔性电子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