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船市场深度分析:2020年我国电动船资产规模为90.0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4.73%。
2022年04月25日
电动船是电动载具的一种,是由蓄电池或船用发电机等产生电力推进的船只。太阳能电动船借由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转变成电力以取代燃油产生动力,减低对环境的冲击,并减少消耗能源。近年来,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海运业造成的污染物气体排放已引起广泛关注,IMO、欧盟等不断出台相应法规,加强对各类气体排放的控制。如何依靠锂电池等清洁能源作动力,推动电动船舶的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之一。
据中经智盛发布的《中国电动船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2016年我国电动船资产规模为57.48亿元,2020年为90.0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4.73%。2016年国内电动船的市场规模已达到56.3亿,预计到2021年这个规模将扩展到96.3亿,市场前景可期。
电动船属于船舶工业。船舶工业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船舶工业既是水运交通,能源运输,海洋开发等行业的装备工业,又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决定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先进工业国,还是后进工业国都在该国工业化过程中,把船舶工业作为重点行业加以发展,起过重要作用.造船业在当时最发达国家得以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先导带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被确定为与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的战略产业。
从技术和实用性上来讲,电动船受制于电池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和充电设施分布情况等,对于一些长距离航行、大批量运送货物的沿海及远洋运输来讲,电动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但在中短途运输、中小量运输的内河航运,电动船则有着光辉的未来,因此未来电动船产量增加将成为行业趋势。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与新能源汽车类似,在船舶领域,动力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使电动船产业的发展具备了基本条件,电动船逐渐成为绿色航运市场“新宠”。当前,电动船在内河渡船、短途客船、观光船以及小型游艇等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中短途运输、中小量运输等领域尚未被广泛应用,在远洋运输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未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电动船要在中短途运输、中小量运输领域被广泛应用,在远洋运输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