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市场分析:全球罐式集装箱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39%
2022年11月01日
罐式集装箱ISOTANK(tank container)国际标准罐是一种安装于紧固外部框架内的不锈钢压力容器。罐体内胆大多采用316不锈钢制造。多数罐箱有蒸汽或电加热装置,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减压装置及其它流体运输及装卸所需的可选设备。用于装运各种液体货物,如液体化学药品、液体食品、各种石油制品及酒类货物等的集装箱。这种集装箱主要由液罐和柜架两部分构件组成。其中,罐是装运货物的主体,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近似球形等。框架通常用钢材或高强度钢材制成,框架尺寸及外形同于一般集装箱。液罐装于框架中间,所以又称液罐集装箱。罐车装运的特点是运输灵活,但罐车价格昂贵,运行保养费用高,经济性差。难以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装卸,较易引发安全事故运输半径较小,装载量不大。
近年来,伴随安全标准和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多式联运的成熟和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分工,罐式集装箱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国际罐式集装箱市场需求总体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
作为国际上通用的液体化工物料、液化气体和粉状物料的物流装备,经过 50余年发展,罐式集装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应用已较为成熟。与传统的装载运输载体相比,罐式集装箱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装备,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优势。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于化学品物流的监管非常严格,罐式集装箱能够满足发达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要求;特别在危险货物运输方面,发达国家政府对罐式集装箱的使用进行了立法要求,发达国家和地区运输危险货物中罐式集装箱的使用比率较高。
在发展中国家道路运输液体化学品中,使用罐式集装箱的比例相对较低,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罐式集装箱行业起步于二十一世纪初,虽然普及率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但随着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欧美发达国家完善的化学品、食品饮料等物流体系的学习和借鉴,新兴市场国家罐式集装箱容量将因此较快增长。
罐式集装箱行业具有全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近十多年来,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罐式集装箱制造国,四方科技、安瑞环和胜狮货柜等国内领先企业凭借规模、成本和质量等优势已取代国外生产企业,成为罐式集装箱的主要制造商。
国内中小规模罐式集装箱制造企业,由于自身资本实力偏弱、对国际规范和标准的了解程度不够和研发能力不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相对较弱,无法对现有竞争格局构成重大影响。
近年来罐式集装箱保有量稳定增长,据国际罐式集装箱组织(ITCO)统计,全球罐式集装箱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39%,年末,全球罐式集装箱保有量为 68.67 万台。全球罐式集装箱运营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63%,年底运营量达到 44.31 万台。全球罐式集装箱租赁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76%,底租赁量达到 31.67 万台。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罐式集装箱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罐式集装箱行业主要核心参与者包括四类,分别为罐式集装箱制造商、罐式集装箱租赁商、罐式集装箱运营商和罐式集装箱服务商。
罐式集装箱的购买者多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开展国际物流的运营商和提供资产租赁服务的租赁商。欧美发达国家罐式集装箱在化工、食品饮料、能源、领域的使用较为普及: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强制要求必须使用罐式集装箱,另一方面欧美市场培育了成熟的运营体系,覆盖从罐式集装箱的堆存、清洗、翻新、改造、修理、检测、咨询及信息化服务等细分产业,便利了罐箱的应用推广。
与传统的装载运输方式相比,罐式集装箱因其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特点而在全球化工、食品饮料和能源等行业物流运输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对于化学品、能源等物流的监管非常严格。特别是在危险货物运输方面,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对罐式集装箱的使用进行了立法强制使用,因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罐式集装箱使用比例较高。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在罐箱使用率相对较低,但随着全球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兴市场相关国家也在逐步重视危险货物安全环保问题,罐式集装箱作为较为良好的危险货物物流装备而将面临更好的行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