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中国太子参市场深度分析:2020年我国太子参市场规模为62.04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20.26%

2022年05月05日

  太子参,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太子参是中药材里面的一种,药用价值很高,而且又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食材,可以达到很好的补气补血作用,是一种很不错的保健产品,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就非常不错,能够起到的养生功效也很多,目前太子参主要用作药用或滋补功能。

  我国太子参产业层次低,资源优势没有形成经济优势太子参是可再生的资源,且适合种植的范围较广,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太子参产业仍然处于以农业种植为主,科技含量、附加值低,利润小,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据中经智盛发布的《中国太子参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太子参市场规模为120.12亿元,2020年为62.04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20.26%,市场规模下降主要由产品价格下降导致。2010年我国太子参市场需求量为3.75万吨,2020年为15.27万吨,同比2019年增长3.53%。2010年我国太子参市场产能为5.56万吨,2020年为19.34万吨,同比2019年增长5.75%。

未标题-17.jpg

  我国太子参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种源混乱,缺乏优良品种。根据研究,栽培太子参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源在太子参环肽B、多糖等的含量方面均存在差异。加上药农盲目引种、换种等行为极为普遍,致使栽培太子参种源混杂,大叶、小叶、无花、多花、少花等多种性状混杂;块根性状不一,如有纺锤型、长圆锥型、分枝状、细圆柱形等性状。种源上的混乱和差异,必然导致药材质量的差异,以及产量的不稳定。二是种植模式单一,病虫害严重,种植成本高。太子参的块根繁殖多年,染毒退化,致使叶斑病、白绢病,紫纹羽病和根腐病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三是种植面积无序增减。价格高时,无序增加面积和投入,造成来年供过于求,或者价格低时,急剧减少种植,又造成来年供不应求的恶性循环。

  2002-2010年太子参整体走势稳定,太子参经过2010年6月开始,价格由70元涨为90元,再涨为110元,最后猛跃为140元的三级跳,到年底冲价格暴涨到420-430元,优质选货源甚至高达450-460元创造太子参天价辉煌,这期间资金流向和人气集聚,凡是有太子参的都赚钱,尤其是种植大户、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产地农户收益猛增盖起独栋新房,而好景不长,经过高价的刺激,仅有8个月生长期的太子参,出现种植面积的扩张快,产量补给力度大,期间虽也有起伏,但整体趋势呈现向下,直到2013年底,价格维持在60元左右徘徊。在2016年5月份价格65元,6月份突破百元高价,10月份已涨至120元,价格一再起伏,直到2018年产新前期价格在70元左右徘徊,产新后期价格,受种植面积和库存影响价格下滑到统货50元左右,维持运行。2019年进入产新期,通过走势图看价格已经触底或者农户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进入行情低迷阶段,也应该迎接价格新周期。

  近年来各需求企业特对太子参的需求量也持续下降,如江中牌健胃消食片,近年的销售量也持续在走下坡路,其它药企如武汉健民、宛西制药等处境亦如此,市场萎缩的背后是对原材料需求的下降,太子参的销量在下滑。但目前大健康意识已深入人心,康养保健产品销售火爆。太子参作为药食同源品种,特别是滋补类中药材,倍受追捧。每到春秋传统滋补季节,都会有大量厂商进行补货,而价格也会小幅上扬。

未标题-19.jpg

  太子参主要用作保健功能,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证。现代研究证明太子参主要含苷类、糖类、氨基酸类、油脂类、磷脂类、环肽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等成分,在改善心肌缺血、糖尿病的糖脂代谢,以及改善记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有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成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各类中药材需求在不断增大,未来太子参市场需求规模也必将扩大。

  随着太子参行业的供需规模增长,行业的参与者在不断的增多,同时,吸引了新投资者进入到太子参市场中,这加大了太子参行业的竞争力度;同时由于低端产品的同质化,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主要集中在价格竞争,这也使得太子参行业的竞争加剧,从而给行业带来一定的同业竞争风险。

  太子参行业市场格局已基本确定,太子参供应企业对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严格,新进入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优质大客户资源,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太子参企业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完善市场渠道的铺设及品牌的建立,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将是降低同业竞争风险的最好方式。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