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哈尔滨红肠行业现状分析:2020年我国哈尔滨红肠市场需求量3.89万吨。
2022年05月05日
哈尔滨红肠是一种原产于俄罗斯、立陶宛等国,用猪肉、淀粉、大蒜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因颜色火红得名,味道醇厚、鲜美。哈尔滨红肠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成为东北特产、黑龙江特产、哈尔滨特产的标志。
哈尔滨红肠作为一种食品,主要用以满足食用功能,哈尔滨红肠通常是牛肉和猪肉的混合肠,而并非传统的单一猪肉肠。所以入口就能感受到浓浓的肉香,肥肉添加比例也相当恰到好处,红肠干湿有度,肥瘦平衡,层次感十足。成品红肠是一节骨连着一节骨的,每节骨长约10厘米,肠体干爽,有收缩皱纹,口感筋道、肉道,有咬头。
据中经智盛发布的《中国哈尔滨红肠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哈尔滨红肠市场需求量3.89万吨。2016-2021年年CAGR达6.19%,2014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消费不振,同时高端餐饮受政策影响,消费需求放缓。目前我国哈尔滨红肠主要原料为鲜猪肉,产品主要产于哈尔滨地区。2016年我国哈尔滨红肠行业总体产能规模为4.15万吨,2020年为5.37万吨,同比2019年增长5.09%。2016年我国哈尔滨红肠产量为3.51万吨,2020年为4.53万吨,同比2019年增长5.59%。2019年,受哈尔滨红肠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哈尔滨红肠市场销售额增长至22.61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46.52%,2020年哈尔滨红肠市场销售额为27.58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1.97%。
哈尔滨红肠,俄语译音为“里道斯”、“Красн кишк”,“里道斯”和哈尔滨红肠是一个概念。许多哈尔滨人称哈尔滨红肠为“里道斯红肠”,也有人喜欢用“哈红肠”的简称。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猪肉、牛肉、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瘦猪肉,四分之一的肥猪肉,四分之二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后来因为。哈尔滨红肠为哈尔滨特产的代表。哈尔滨红肠做法精良,产品光泽起皱,熏烟芳香,味美质干,肥而不腻,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酒宴、冷饮的上等佳肴,已成为各阶层消费者不可缺少的馈赠礼品和消费食品。
红肠是一种原产于俄罗斯、立陶宛等国,用猪肉、淀粉、大蒜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因颜色火红得名。味道醇厚、鲜美。中东铁路修建后,由沙俄引进中国,成为东北的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满洲里等地特产,以哈尔滨所产红肠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特产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哈尔滨红肠隶属于肉类食品加工行业,近年来,我国肉类食品加工行业享有多项国家鼓励政策,有利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我国餐饮消费需求逐年递增,其中的发展空间是越来越大,而熟食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哈尔滨红肠正慢慢得到大众的肯定。哈尔滨红肠为哈尔滨特产的代表。哈尔滨红肠做法精良,产品光泽起皱,熏烟芳香,味美质干,肥而不腻,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酒宴、冷饮的上等佳肴,已成为各阶层消费者不可缺少的馈赠礼品和消费食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以及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功能和品质兼具的保健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大,具有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以及高蛋白质特点的红肠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与高温类的肉制品相比较而言,低温类的肉制品有着更好的独特风味以及更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冷却肉属于低温类肉制品的一个种类,又被称为冷鲜肉,指动物在被屠宰以后对其进行卫生检查,各项指标检验合格的胴体则被迅速地冷却到肉类食品的冰点以上,同时在这个温度之下,对动物的胴体进行相应的加工、储藏运输以及销售等。冷却肉具有安全、卫生、营养、鲜嫩等很多特点,进而体现出冷却肉与冷冻肉以及热鲜肉等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因此,冷却肉近年来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发展成为肉类制品消费的一个热点,由此可见,利用冷却肉生产哈尔滨红肠将是哈尔滨红肠行业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