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行业分析:中国养老地产市场规模约为14757亿元
2023年03月13日
养老地产,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到装饰标准,这类老年地产的建筑产品开发接近于高端住宅产品开发的规律,创新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
养老地产实现了品质地产和优良健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增加设施设备和精心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养老地产主要的产品形态包括:保险资金推出的升级版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把养老地产视做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
国外养老地产企业盈利主要来自服务。目前国内大多养老地产重资产,轻服务。养老地产行业一直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这就是高端养老地产等于“地段高端+硬件高端+配套服务高端”。实际上养老地产的高端并不仅体现在硬件的高端上,更多体现在服务细节的高端上。提高护理水平、加强配套服务能力,注重对社区老人的人文关怀是提高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延伸服务方面,卫生保健、餐饮服务、高端体检、家政服务、旅游度假、住院陪同等都可以为养老地产企业拓宽盈利渠道。
优质的品牌信誉度可极大程度上吸引潜在客群,提高社区入住率,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资金回流,另一方面促进企业深度探索,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老年人的双赢。品牌的信誉度是养老地产企业及配套服务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养老地产的开发运营中,在保证硬件设施优质化的基础之上,开发主体及配套服务运营商更应重视软性的服务环节,打造优质的口碑与品牌信誉度,提高盈利能力。
近年来,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比不断提升,据统计,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01亿人,老年抚养比为21.1%。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将带动养老地产行业的加速发展。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在快速发展。中国养老地产市场规模约为14757亿元,同比增长10.9%,CAGR为13.56%。
据统计,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2.9万个,较上年增加12.5万个,同比增长61.27%;养老床位合计821.0万张,较上年增加46万张,同比增长5.94%。其中全国共有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3.8万个,同比增长0.4万个。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养老地产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因为盈利预期稳定,一直都是资金的宠儿。全国房地产企业总体在这20年里所有年份均处于盈利状态,并且各年均保持了8%以上的投资回报率。而我国养老地产项目目前处于普遍亏损状态,但由于我国尚没有对整个养老地产权威的,全面的统计数据,无法用更具体的数据来对比说明养老地产与房地产企业整体盈利的差距。
目前很多开发商或者急功近利,炒概念,炒景点,华而不实;或者盲目照搬成功案例,邯郸学步,产品不伦不类;或者盲目追求高大上;凡此种种,这致使开发出的养老地产项目完全背离老年人需求,市场接受度低。养老地产开发商应该认真研究老年人的住房及配套设施和
服务需求,同时,综合分析项目所属地段周围及目标客户人群的收入水平等,从设计、建造、装修、运营、产品定价等各环节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开发出能被市场认可,又适合目标群体购买能力的产品来。提高养老地产的租售率,改善盈利水平。
购买力是以收入来做保证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是决定老年市场规模和容量的关键因素。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离、退休金和劳动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和救济。
根据居住方式偏好可以看出,59%的老年人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41%的老人选择与子女分住,未来随着养老观念的改变,这一趋势将上升。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购买行为。随着中国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住宅消费观念也随着改变,从基本的住宅消费提高到住宅消费的品质上来,越来越多的老年认识到购买老年公寓是一种投资,既可保值,又可以作为不动产留给后代,他们越来越愿意投资老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