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分析:我国低值医用耗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27.3亿元

2023年03月20日

  医用耗材是用于诊断、治疗、保健、康复等的消耗性器件设备。现阶段国家对于医用耗材没有统一分类标准,一是由中小医院主管人员根据工作经验进行分类;二是根据厂家标准分类,各厂标准各异;三是完全按照国家药监局和地方药监局所发放的注册证名称进行分类;四是由医院主管人员参照国家药监局分类目录,将所有产品注册名称集中起来,加上个人工作经验和临床医生对耗材通用叫法,以及厂家对该产品的生产品名,将所有产品重新进行二次分类编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明文规定: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的零件、附件为第18类(共22类),涉及医疗相关商品又细分为电气医疗装置及仪器、机械疗法器具、矫形器具、放射用器具、教学示范用器具等;而医用耗材则相应作为附件归于其中 。

  低值医用耗材是临床多学科普遍应用的价值较低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与其他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域相比,低值医用耗材的种类繁多,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全球产业链逐渐往劳动力成本较低但生产效率较高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球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伴随老龄人口的增加,各种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发病率逐年攀升,医疗机构诊疗人数以及住院人数快速增加。庞大的诊疗患者尤其住院治疗患者基数为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输注类医疗器械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聚丙烯为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上游包装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接枝和复合功能,其产量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次性医用耗材企业的盈利。数据显示,我国聚丙烯产量逐年增长,从1770万吨增至2235万吨,复合增长率为8.09%;同比增长6.84%。预计我国聚丙烯产量将逼近2400万吨,同比增长7.2%,未来相关企业盈利或将有所上升。

  现阶段,我国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上游相关企业主要有常州恒方大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安保医疗感控科技有限公司、镇江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部署医疗器械国产化,深化医疗器械流通体制、审批审评制度改革。同时,医疗器械领域成为十三五规划中重要一环,科学技术部发布《“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发展前沿关键技术,引领医疗器械创新等五项重大任务,并具体要求要引领国际前沿技术,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医疗器械行业监管不断趋严,行业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劣质、无序的小企业将被不断淘汰,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实力雄厚、科技创新、管理规范的规模化优秀企业的发展。

   受益于我国居民对于医疗健康的持续关注以及国内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内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近年来也经历了高增长。根据医疗器械研究院的统计,国内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从373亿元上升至6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78%,远高于全球增长水平。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低值医用耗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27.3亿元。

   根据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年版)》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注射穿刺类在低值医用耗材市场中占比最大,市场份额达30%,其次为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市场份额为22%。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