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机械市场分析: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鞋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2023年03月27日
国际鞋业制造中心随着制造成本的变化经历了多次转移。20世纪80年代制鞋中心从早期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转到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远东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又逐步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大陆。从1996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鞋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制鞋机械是生产鞋类制品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统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鞋机械种类不断增加,按照不同鞋类产品可配套不同的制鞋设备及生产线,可分为制楦、裁料、片皮、制帮、制底、成型、绷帮、缝制、胶粘、硫化、注射、整饰等门类。
我国鞋类产品中超过70%出口到其他国家,鞋类产品的出口经过一轮高速增长之后,增速从2008年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但是与此同我们也注意到在发达国家市场不景气的情况,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高涨,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目前,在大数据、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智能运动鞋在设计下问世,运动鞋本身可以帮助监测个人的运动数据,包括肌肉疲劳程度等;故给予了鞋业全新的业绩增长点。随着中国本土市场的生产制造和消费升级变化,市场上各种品类的鞋履不断被细分,生产领域亟需这项技术来提高产能和产品多样性。整体来看,鞋业市场科技含量将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逐步富裕,高科技产量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中国的制鞋业积累了很多矛盾,已进入了产业转型期。例如,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又加之来自主要市场国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制鞋业的下行压力较大,规模企业出现的同时,一批小企业倒闭。
早在几年前,因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就有不少鞋企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生产基地。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鞋业发展迅速。据统计,越南运动鞋产值同比增长20.2%,规模以上皮鞋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3.4%,对中国制鞋业造成十分大的潜在威胁。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制鞋机械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制鞋业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鞋机生产,制鞋装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历了艰苦的升级换代过程。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末,鞋机生产主要是在各个地区定点生产,鞋机厂家都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种类比较单一。
此后,我国制鞋装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层出不穷,逐步形成了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特点明显的制鞋装备生产基地,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走向了国际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鞋机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鞋机进口量开始减少,出口量增加,我国鞋机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国内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鞋机企业。
在鞋类消费市场方面,目前全球鞋类产品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两类地区,一类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另一类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及地区,如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据国际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1世纪后,全球前10名的年鞋类消费大国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法国、德国、英国、巴基斯坦。
在上述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鞋产品消费市场,但同时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制鞋企业,其产品可满足大部分国内需求,对外部产品需求不大。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和意识的不断增强,鞋产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这些国家将是鞋产品消费最具潜力的市场,也是鞋类产品出口最具潜力的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