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市场分析: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8.10亿元 同比增长18%
2023年12月02日
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经济”的概念迅速普及,共享汽车也随之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些共享汽车平台也像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布局,虽然各家平台投放车辆以及网点的数量有多有少,但均已在市场上引起一定反响。共享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但新事物的诞生还是需要和社会实际情况不断的磨合相适应。
不仅如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共享经济成了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秉承“凡有剩余,皆可共享”的理念,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书店……一系列共享产品纷纷涌出,冲击着人们的想象力。其中,交通出行是共享经济目前影响范围最广、争议最多的领域。
2015年,被外界定义为中国共享汽车的元年。开始区域型试点共享汽车项目开始规模化扩张,从华东地区零星几家到大江南北涌现出200多家企业。
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两周。《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鼓励分时租赁汽车发展,并针对运营企业、用户都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以及鼓励政策。相比于此前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监管政策出台的步调,监管部门此次对于共享汽车的反应更加迅速。政策将至,行业向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但苦于运营成本高企、盈利难度较大,共享汽车领域的资本热潮迟迟未到。政策初定的背景下,共享汽车能否成功吸引资本涌入,还是仍旧面对“无米之炊”的尬尴境地;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流的共享汽车,未来能否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商机,现有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会成为共享汽车发展的“拦路虎”,共享汽车风往哪儿吹,已成为行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共享汽车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经济”的概念迅速普及,由于“共享经济”的便利性和创新性,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迅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8.10亿元,同比增长18%。
近年来随着二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共享汽车企业业务布局渠道下沉,二线城市已经取代一线城市,主导共享汽车市场。数据显示,二线城市分时租赁用户群体占45.2%,远高于一线城市21.5%的市占率,此外,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用户占比为15.6%和13.7%。
汽车共享系统中的模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虽然一开始,汽车共享系统使用传统的内燃机,混合动力,但随着发展,电动汽车也越来越受欢迎,逐渐“走向绿色”的趋势。
汽车共享是属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延伸,它极大满足了消费者自己驾车出行的需求。而共享汽车的投放使用,可以使全国大部分城市不用设立更多的停车位,也能够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求,是非常适合如今中国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共享汽车在乘坐的人数、舒适度的体验、以及成本消耗等方面争取做到更有利,大大提高了乘客出行的效率;共享汽车的车辆信息、手机预约、实时查看等保障了乘客的安全性,让乘客能更放心地乘坐,促进共享汽车的发展;中国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也是共享汽车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共享汽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