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诊断试剂行业分析:目前各类诊断试剂生产厂家在80家左右
2023年12月07日
核酸检测试剂是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等温扩增、PCR、qPCR等。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核酸检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检测试剂。这种核酸检测试剂是利用荧光PCR检测原理,对患者口咽部提取的标本进行检测的一种试剂,灵敏度、特异性、精准性都比较高,检测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检测自动化,不但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还可以减少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
截至目前,市场供不应求之下,抗原检测产品从火速获批、再到集采,竞争愈发激烈,这就意味要想更快抢占更大份额的国内市场,一场价格战势在必行。参考核酸检测试剂自上市以来的降价历程,未来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下降有较大的空间。
这场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上架时速赛是疫情关键时期下,互联网企业对流量入口的抢夺。从上架速度可明显看出,以头部电商为主的巨头抢先入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等垂直玩家则稍显落后。
不同原材料公司的毛利率不尽相同。其中,拥有对病原体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抗体是该类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其品质优劣直接决定了试剂质量和最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研发周期比较长,毛利率也相对更高一些。
目前,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虽然抗原检测在特异性、灵敏度方面虽因方法学差异较分子检测略有差距,但可通过重复检测等方式弥补,因此其在国内具有潜在的蓝海空间,除此之外新冠检测的主流手段和金标准仍会是核酸检测。
事实上,手握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的国内厂商不在少数,且大多已打开海外市场。据统计,目前经欧盟CE认证的中国抗原检测产品共有94个,经美国EUA认证的有3个,包括九安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以及奥泰生物等企业。目前,国内共批准5家新冠抗原快速检测POC专业版试剂盒产品,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核酸诊断试剂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常态化之下,高频的核酸检测需求,令核酸检测试剂企业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机构成为最直接受益群体。
具体来看,核酸检测试剂盒企业,如圣湘生物(688289.SH)、万泰生物(603392.SH)、热景生物(688068.SH)、达安基因(002030.SZ)、凯普生物(300639.SZ)等上市公司,此前在经营数据上已经大幅受益于核酸检测,平均营收同比增幅达数十倍。
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长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临床诊断试剂的产业化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检验界仍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方法,由检验科人员自行配制各种所需试剂。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一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有了一些临床诊断试剂产业化的雏形,但此时试剂往往就由研制的实验室生产,没有成型的生产和销售组织过程,产品也无外包装和完整的说明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临床诊断试剂迅速开始了产业化进程。尤其在1985~1990年期间,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进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生产诊断试剂的厂家,如生产免疫试剂的华美、科华、华元、四环、军科等,生产临床生化试剂的中生、长征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临床生化试剂厂家超过了100家,免疫试剂厂家和作坊甚至超过了300家。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大地推动了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以乙型肝炎检测为例,从沿用数十年血凝法过渡到国际先进的EIA法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生产厂家过多,诊断试剂市场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同时由于厂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异常混乱。1993年,国家开始对免疫类主要诊断试剂市场进行清理,取缔了无生产文号的厂家,并吊销了产品质量长期不合格企业的生产文号;1994年开始对主要血源临床诊断试剂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得无序的恶性市场竞争行为逐步得到了遏制,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市场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政府管理和市场淘汰,目前各类诊断试剂生产厂家在8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