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儿科用药市场分析:未来中国儿童用药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2023年12月12日

  我国儿科“缺医少药”问题十分严重。在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为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国家发改委将研究调整儿童用药的价格管理方式。此外,国家还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考虑将儿童专用药品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提升儿童药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儿科“缺医少药”问题十分严重。制药企业以成人药品为主,多数儿童药品由制药企业附带少量生产。由于儿童用药生产表现为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新药研发周期较长、利润较低,6000多个药厂中,属于专业儿童用药的生产企业寥寥无几。

  据悉,儿童用药市场规模仅占医药行业的5%,而儿童占全国人数约16.6%,儿童用药市场远未饱和。我国药品中,绝大部分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童用药的比例小、种类少,经常以成年人用药来代替专业儿童用药,如采用减量方法,把成人药片分成2份或更多份数进行使用。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此外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只有10多家。我国儿童用药中,约有50%左右是以成人用药减半对儿童使用,有80%的患儿家长表示,自己曾给孩子服用过减少分量的成人药。许多药品没写是否适用于儿童,不良反应也不明确。

  儿童用药市场增速快,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未来中国儿童用药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669亿元。目前,我国有3.67亿少年儿童,这意味着中国儿童药品市场实际容量巨大。中国儿童药市场约有90%的份额被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把持。在儿童维生素市场,90%以上的份额都被惠氏、罗氏、施贵宝等几个跨国药企所占据。不仅在药品市场如此,在保健品领域,外资、合资企业也表现得非常强势。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儿科用药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abcd]

  为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国家发改委将研究调整儿童用药的价格管理方式。目前,政府监管药品价格重点要放在临床使用量大面广、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上,常见的儿童用药以非处方药为主,主要在社会零售药店销售,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因此,发改委将考虑探索有利于经营者根据市场竞争情况自主确定价格,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管理方式,并改进儿童用药的定价方法;而对于明确为儿童用药的剂型品规,在坚持以成本为基础定价的同时,将适当放宽期间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环节差价率的限制标准。此外,还将从知识产权、疗效质量等多个角度,对特定企业生产的,质量、疗效、安全性具有显著优势的儿童用药产品,给予价格扶持。

   在国家药监局方面,目前正在加紧开展对儿童药物注册申请加快审评,研究为儿童药物设立药品市场独占期等政策,同时积极配合药品定价和招标采购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应支持和引导政策,鼓励药企研发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此外,国家还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考虑将儿童专用药品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提升儿童药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儿科人才严重短缺,2020年,国家卫计委协调教育部,于当年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国家卫计委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其他有条件的高校也增设儿科学本科专业(或方向),同时,继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根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近三年流失的儿科医生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总人数的10.7%。2017年,我国儿科医师总数仅10万人,但我国0-14岁儿童约2.6亿人,根据数据对比来看,儿科医师缺口已超过20万人。也就是说,一名医生将为2600名儿童服务。平均每八小时,医生讲会问诊60到80个孩子,甚至更多。我国儿科门急诊量4.71亿人次,占全国门急诊总量的9.84%;出院近2162万人次,占总出院人次数的10.3%。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