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上海市海鲜行业分析;我国上海海鲜行业供给为38.83万吨,同比增长3.94%。

2022年07月27日

  海鲜(hoisin)又称海产食物,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等品类。虽然海带这类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鲜主要还是针对动物制成的料理为主。

  狭义上,只有新鲜的海产食物才能称为海鲜,海鲜的分类有:活海鲜、冰鲜海鲜、冷冻海鲜、干海鲜、植物海产产品。

  随着当前国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也在逐渐加速。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消费体验等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消费升级现象同样体现在对于海鲜的消费上。中国上海市海鲜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海鲜消费城市,对高品质海鲜的需求十分旺盛。对于上海海产品供应,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共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年进口海鲜20多万吨,消费量约45万吨。

image.png

  在上海市居民海鲜消费中,金枪鱼、大马哈鱼以及鳕鱼等进口、优质海鲜消费不断增加,海鲜消费向着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海鲜电商销售逐渐成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培育了一批海鲜品牌,深刻影响着海鲜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

  在上海的消费者中,有84.8%的消费者认为“跟价格相比更注重品质”。影响上海居民购买海水产品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品质(新鲜度)、安全性、健康、味道。其他因素如价格、品牌知名度、产地,野生/养殖、加工程度等比较重要。

  上海市水产养殖较为集中,上海市的养殖场一共有755个,百亩以上的养殖场有406个,且均集中在崇明岛的北岸和东岸、青浦的淀山湖附近。主要品种为鱼、虾、蟹、鳖、龟等,占地185611亩。

  其中海水养殖按养殖区域可分为滩涂养殖、浅海养殖和港湾养殖;按养殖方式分为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和底播养殖等,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海水养殖主要是滩涂养殖。从历年上海渔业统计数据来看,浅海和港湾的养殖并未有效地利用。

image.png

  上海除松江地处上海内陆,海水利用不具备先天优势,奉贤区、浦东新区、崇明县、青浦区、金山区均处于沿海区县,具备海水养殖的条件。但由于上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江河流域农药、化肥施用量和市政工业排污量快速增加,海域污染物排海量剧增,海洋污染严重,给海水养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种种原因都使得上海海水养殖产业近年来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产业组织松散,规模化效益低,行业集中度低,资源开发有待加强,目前上海市海鲜产品生产主要来自海洋捕捞,海鲜产品主要来自东海、太平洋等。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