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中国素食蛋白市场深度分析:2020年中国素食蛋白市场规模为80.3亿元,较2019年的70亿元同比增长14.64%。

2022年04月29日

  素食蛋白是指一种具有类似于肉的风味和组织口感的素食,通常以植物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小麦面筋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包括挤压蒸煮等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在内的热加工形成类似于肉的组织口感,通过美拉德反应和/或添加肉味香精来形成类似于肉的风味。

  素食蛋白主要由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提炼,目前没有明确的分类。素食蛋白,主要应用于肉制品、速冻食品(馅、丸类)、素食、即食休闲食品,可有效提升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也可直接家庭料理,食用方便。凉拌、烧、炒皆宜,味道鲜美可口,是学校、机关食堂、西餐、中餐、配餐中心的首选产品。

  据中经智盛发布的《中国素食蛋白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随着细胞工厂和干细胞培养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出人造肉制品,但现在该类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比较低。2020年中国素食蛋白市场规模为80.3亿元,较2019年的70亿元同比增长14.64%。

未标题-40.jpg

  素食蛋白行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整个市场相当分散,缺乏龙头企业。素食蛋白企业间竞争不充分,且素食蛋白行业并没有直接和主食肉类形成直接竞争。还处在传统型植物蛋白阶段,这类素食蛋白多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方法制取,实际口感与肉制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暂时并不能够替代肉类消费。但国内公司已经开始大量投入研发,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引领素食蛋白蓝海。

  素食蛋白产品符合健康,环保,绿色的消费趋势,市场前景广阔。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肺炎病毒,野生生物大概率成为中间宿主,由动物引发的疾病的高频出现将进一步增大人们对素食蛋白行业的需求。此外,从2019年开始,我国猪肉价格一直处在高位,并且中国肉类的消费量在9000万吨左右,并且有上升趋势;中国肉类食品进口规模巨大,素食蛋白可作为肉类的替代品进而填补肉类食品缺口。 

       各大品牌及厂商纷纷试水植物肉,中国市场上呈现出植物肉的创新风潮。然而,从消费者态度来说,国内消费者目前对素食蛋白产品仍然持观望态度,约一半的消费者对它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许多消费者认为它只是一种噱头,没有新意,所以目前市场对素食蛋白需求量并不高。

未标题-44.jpg 

  目前,中国素食蛋白行业呈现供大于求局面。这是因为中国人由于拥有多年食用豆腐、豆制品的习惯,使得对于豆腥味很敏感,中餐烹饪方式的多样也造成人们对肉的口感、风味期待相对于欧美消费者会更高。随着素食蛋白的发展,目前味觉体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传统肉食的可比性仍然不足。在尝试模仿理想的肉类风味时,处理各种植物蛋白存在的杂味(“豆味,纸板味等”)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其次,从在国内市场销售看,价格确实是一个“拦路虎”,素食蛋白价格普遍高于真肉,因此在市场上难以推广。

  从当前国内市场来看,素食蛋白的发展在经过多年的缓慢增长后,开始出现提速的迹象,而且该产品市场受到很多连锁餐饮巨头企业的关注,已经有很多入局该产品市场,成为当前推动素食蛋白生产研发技术的重要推动力。从当前国内消费者的生活理念发展转变趋势来看,素食蛋白产品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人们对于饮食品质的追求已经倒逼素食蛋白市场的发展,未来行业销售收入必将进一步扩大。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