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试剂市场分析:中国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达到96.72亿元
2023年03月21日
诊断试剂是指采用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或方法制备的、在体外用于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的诊断试剂。诊断试剂从一般用途来分,可分为体内诊断试剂和体外诊断试剂两大类。
除用于诊断的如旧结核菌素、布氏菌素、锡克氏毒素等皮内用的体内诊断试剂等外,大部分为体外诊断制品。
中国诊断产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正已具备产业规模发展条件。中国诊断产品用户主要包括19822多家医院、39000多个乡镇卫生院、300多家血站,还有日新月异的体检中心和正在兴起的临床检验独立实验室。中国诊断试剂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7.93%,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中国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达到96.72亿元,人均年费用为7.3元,而日本人均年使用量为227.5元,差距悬殊。总体来看,中国诊断行业仍处在成长期初期。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体外诊断试剂份额却只占全世界的2%,而且,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和融合,又促进了体外诊断试剂的开发应用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品质又有了更高的需求。在种种利好的条件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医疗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正是看到这种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外大型医疗影像企业开始纷纷兼并体外诊断行业的企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诊断试剂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市场,诊断试剂市场规模比改革初期扩大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其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主要分为临床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和分子诊断试剂三大类,其中,免疫诊断试剂用量最大。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诊断试剂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市场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但割据竞争的格局没有改变。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向多元化发展,进入临床化学、免疫、分子诊断各个领域。
新医改的实施对疾病预防的需求将为预防和诊断性生物制品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以“预防为主”的诊断性生物制品和具有技术及规模优势的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将优先受益。此外,随着国家基本医疗制度的全面建立,农村、社区卫生装备将大大加强。今后的政府采购,会优先采购国内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的产品,国内体外诊断产业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全球卫生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诊断行业发展壮大。诊断试剂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8年全球诊断市场规模约为550亿美元左右(包括仪器、试剂),以5%-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目前,我国诊断试剂市场基本可以分成7个部分,其中免疫学诊断试剂市场规模最大,市场份额29.61%,其次是:生化诊断试剂,血糖自我监测试剂血液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生物学诊断试剂3.97%,分子及其他诊断试剂12.01%。分子诊断试剂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是目前所有诊断试剂产品中发展最快的。免疫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已逐渐超过临床化学试剂,但由于二者的检验对象有所区别,生化诊断试剂还将保持较大份额。
随着诊断试剂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消费购买者和国际市场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