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石市场分析:我国磷矿石产量达10289.9万吨 同比增长15.7%
2023年05月25日
磷矿石是含磷量非常丰富的矿石,磷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磷产业链主要的矿产原料。磷矿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循环利用性等特点,属一次性矿产资源。下游主要用途广泛,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黄磷、磷肥等,是磷化工产业的上游起始点。
磷矿分布十分不均匀,多数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两侧,其中主要集中在贵州省、云南省、湖北省和四川省,而我国磷矿石主要属于贫矿,未来开采工艺难度大,就工艺流程而言,目前主要包括擦洗和浮选等方式。
就磷矿石产量情况而言,磷矿石目前整体需求来源磷肥,整体需求受化肥行业粮价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整体市场结构改善,磷矿石产量持续下降,已低于9000万吨,全球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全球粮价上涨,磷肥产业景气度上升,行业需求回升,整体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根据统计局数据调查发现,我国磷矿石产量达10289.9万吨,同比增长15.7%,结束了4年来的下跌趋势。
就磷矿石产量省市分布情况而言,我国磷矿石整体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在湖北、贵州、云南和四川四个省。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前四个省产量占比达97.76%,其中湖北省产量最高,达4835.29万吨。
中国磷矿开发中也存在资源消耗快、后继资源不足、矿产开采水平较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磷化工产能严重过剩及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等问题。由于我国磷矿石消耗过快,储藏比快速降低,同时磷矿石开采在2010年后也逐步出现产能过剩、污染环境等问题,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严格限制磷矿石新增产能,对磷矿石产能设置天花板,对磷矿石出口严格限制。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提出《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加速出清磷化工产业规模小、污染不达标等落后产能。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磷矿石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磷矿石分布也极为不均,磷矿石主要分布在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四省,四省合计占比超过95%。
磷矿石下游中磷肥占比为71%,绝大部分磷矿石都用来生产磷肥。从,我国磷肥行业已经从自给自足开始变成产能过剩,每年平均市场满足率都超过了100%,我国磷肥产量逐步走低,从最高超过1859万吨降低至2020年1057万吨,降幅超过43%,与此同时开工率有所回升,是磷肥价格上涨的基础。后随着全球疫情影响、国际局势动荡,粮价持续上行,磷肥价格持续上涨带动磷矿石价格上升。
就我国磷矿石出口状况而言,我国磷矿石主要出口市场为韩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就我国磷矿石出口情况而言,受全球粮价上涨影响,整体磷矿石价格高涨,出口月均价从1月份的91.67美元/吨增长至12月份的141美元/吨,虽然我国磷矿石整体出口数量小幅度下降,但整体出口金额仍有所上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磷矿储采比不尽合理。且我国磷矿资源平均品位较低,超过七成是中低品位磷矿(五氧化二磷含量在20%以下),这也意味着我国开采出的矿产需要经过更多的加工采选程序才能使得磷矿品位达到应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