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耐硫变换催化剂市场分析:我国石化/煤化工硫磺回收未来五年市场规模约75 亿元/年。

2022年05月26日

  《中国耐硫变换催化剂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近几年,耐硫变换催化剂适应环保节能新要求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球大多使用上世纪60年代开发研制成功的Co-Mo和Ni-Mo系的耐硫变换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具有很好的低温变换活性和很宽的活性温区,有突出的耐硫和抗毒性能,具有可再生、强度高、选择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主要用于以煤、石油焦、沥青、重油或渣油为原料气化制取氨合成气、羰基合成气、氢气和城市煤气过程中的变换工艺。

  未标题-3.jpg

       为配合引进装置用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国产化及国内以煤或渣油为原料的中、小型合成氨厂节能技术改造的需要,国内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工作。目前虽已有SB、EB、NB等系列的产品,但由于研制目的和催化剂性能的局限性等原因,只限于低压(<3.0MPa)中、小型合成氨厂应用,并且催化剂强度较差,遇水易粉化,活性助剂钾的流失率较大。为解决K8-11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国产化问题,中国石化公司齐鲁石化研究院已成功开发出QCS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并在国内大、中、小型合成氨厂得到广泛应用。

 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正在改变全球炼油市场的格局。原料劣质化和环保法规不断升级也为耐硫变换催化剂生产厂商带来商机,加上中东和亚洲市场的异军突起,以及页岩气革命导致丙烯增产需求快速增加,让催化剂供应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国外化工催化剂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较大的化工催化剂买方市场。另外,国外大公司在争夺我国耐硫变换催化剂及行业相关产品销售市场的同时,在中国申请了大量专利,抢占我国化

  工催化剂的技术市场。从行业的研制开发情况分析,虽我国经引进、吸收等阶段的发展,现已摆脱模仿创新和跟踪创新的模式、具备了大范围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但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市场应用方面,我国石化/煤化工硫磺回收未来五年市场规模约75 亿元/年,新型煤化工硫回收增速较快,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9%;催化剂整体市场近千亿,其中脱硫催化剂约百亿规模,耐硫变换催化剂市场数十亿,炼油/煤化工催化剂仍是主要目标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催化剂更新复合年均增长率17-20%;在油品升级改造方面,预计每年投资上1000亿元,也将带动耐硫变换催化剂市场的增长;未来五年石化/煤化工污水处理总投资约1600亿元,2022年达到300亿元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约15%。

未标题-5.jpg

  在国家的支持和引导下,经过我国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化工催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较快,水平也较高,在化工催化剂表征和基础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经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后,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开发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化工催化剂,这些化工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对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资金缺乏以及企业害怕承担风险等原因,我国化工催化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还比较薄弱,研究开发的许多化工催化剂目前尚处在中试阶段,有的甚至处在小试阶段,急待进行工业化开发和生产。

  从化工催化剂行业的市场来看,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国外化工催化剂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较大的化工催化剂买方市场。另外,国外大公司在争夺我国化工催化剂销售市场的同时,在中国申请了大量专利,抢占我国化工催化剂的技术市场。

  从化工催化剂行业的研制开发情况分析,虽我国经引进、吸收等阶段的发展,现已摆脱模仿创新和跟踪创新的模式、具备了大范围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但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