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人造肉市场分析:全球人造肉市场在今年将达到2.06亿美元

2023年08月11日

  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大豆蛋白肉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

  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相继推出植物肉月饼和植物肉饼等人造肉产品,相对于美国,我国人造肉产业发展进展缓慢,人造肉产品主要以植物肉为主,由于成本等原因,目前我国人造肉产品价格较高,造成人造肉类食品在我国推广较慢,中国人造肉还处在传统型植物蛋白素肉阶段,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在开发过程中,产品调味、素肉结构及工业化设备等发展瓶颈亟待解决。人造培养肉主要依托于生物科技技术,生产地是实验室。相比于传统肉食,这样一块人造培养肉的诞生,是我们未来时代在肉食上的真实需求。

  人造肉市场未来广阔的市场空间,自然也会吸引不少A股上市公司开始布局。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目前,A股与人造肉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有双汇发展、金字火腿、双塔食品、山东赫达、东方集团、来伊份、雪榕生物、东宝生物、诚志股份和美盈森等。

  目前,农业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产业之一,14.5%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源于畜牧活动;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土地是用来畜牧的,三分之一的农地是用来种植庄稼喂养牲畜的,这些土地使用占据了本应用来植树造林的资源;畜牧活动还使用着全球70%的水源,对各种资源的使用都在挑战着环境的极限。

  如果我们对现有生活方式不进行改变的话,到今后全球人口对动物基蛋白质的消耗量要比之前多68%,全球变暖下的环境根本无法支持这一畜牧和种植前提来满足全球人口的蛋白需求,因此寻求替代方式势在必行。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人造肉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人造肉行业的商业模式是直接面向B端,国内的人造肉主要销售到寺庙、餐饮行业、工业原料等需求方,例如餐饮店展开合作--针对每个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生产人造肉,比如太二酸菜鱼需要人造鱼肉片、潮汕牛肉火锅需要人造牛肉片、黄焖鸡米饭需要人造鸡肉块等。

   近年来,植物肉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必胜客中国宣布与植物蛋白产品公司合作,推出史上首款使用“人造肉”的汉堡套餐。同年底,汉堡王也试水植物肉市场,宣布开售使用“人造肉”的真香植物基皇堡。今年早些时候,海底捞在部分门店推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的素食“味伴侣”,并将继续推出包括小吃、涮品等10余款植物蛋白产品。“人造肉”风潮在我国愈演愈烈。全球人造肉市场在今年将达到2.06亿美元,并将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6年达到5.72亿美元,新进入这一领域的公司和投资者数量都将快速增长。

   国际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显示,预计,植物蛋白市场将从185亿美元增长到406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5%。

   虽然有机构预测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可观,但是在某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士看来,“行业开始盈利之前要经过一段‘烧钱期’,但随着机器和配方的开发,以及市场认可度的提升,人造肉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都会降低,企业才能逐步实现盈利。”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