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分析:国内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达1730亿元

2023年08月30日

  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它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已成为当代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材料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生物医用材料按用途可分为骨、牙、关节、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统修复材料,皮肤、乳房、食道、呼吸道、膀胱等软组织材料,人工心瓣膜、血管、心血管内插管等心血管系统材料,血液净化膜和分离膜、气体选择性透过膜、角膜接触镜等医用膜材料,组织粘合剂和缝线材料,药物释放载体材料,临床诊断及生物传感器材料,齿科材料等。

  生物医用材料按按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反应水平分为惰性生物医用材料、活性生物医用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

  当前硬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发展主要集中在碳纤维/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生物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高分子材料的复合研究。

  生物医用材料关系到亿万人的身体健康,其应用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提高了生命质量,而且对医疗技术和保健系统的革新,降低医疗费用具有引导作用。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和人工器官的广泛应用,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已初具规模。国内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达1730亿元,市场规模增至2960亿元。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行业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国内生物医用材料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预计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迄今为止 ,被详细研究过的生物材料已有一千多种,医学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也有几十种,涉及到材料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医用材料得以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人口老龄化、中青年创伤的增多、疑难疾病患者的增加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激发了对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目前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重点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寻找组织相容性更好、可降解、耐腐蚀、持久、多用途的生物医用材料。

  组织工程是指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一个生物装置,来维护、增进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以恢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建,延长寿命和提高健康水乎。其方法是,将特定组织细胞"种植"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上,形成细胞-生物医用材料复合物;生物医用材料为细胞的增长繁殖提供三维空间和营养代谢环境;随着材料的降解和细胞的繁殖,形成新的具有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应的组织或器官;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或器官能对病损组织或器宫进行结构、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替代。近10 年来,组织工程学发展成为集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以及临床医学于一体的一门交叉学科。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生物医用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组织工程也为生物医用材料提出问题和指明发展方向。由于传统的人工器官(如人工肾、肝)不具备生物功能(代谢、合成),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装置使用,研究具有生物功能的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已在全世界引起广泛重视。构建组织工程人工器官需要三个要素,即"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生长因子。最近,由于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强的特点,将其用作"种子"细胞进行构建人工器官成为热点。组织工程学已经在人工皮肤、人工软骨、人工神经、人工肝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展现出美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软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主要集中在研究新型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及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和修饰原有材料,材料与细胞之间的反应和信号传导机制以及促进细胞再生的规律和原理,细胞机制的作用和原理等,以及研制具有选择通透性和表面改性的膜材,发展对细胞和组织具有诱导作用的智能高分子材料等方面。

   老龄人口与慢病群体数量逐年增长,促进中国社会医疗健康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生物医用材料作为医用耗材、植入物等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原料,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医用高值耗材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生物医用材料等原料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模式以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物质要素驱动型为主,产品技术结构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国产产品占有率不足30%。

   目前,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其发展。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国家将重点部署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构建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创新链。相关文件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为我国生物医用材料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提升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构筑国际竞争优势,逐步实现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进口替代。

   随着生物医用材料的规模化、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发展,我国生物医用材料未来也将向技术创新化、产品高端化、产业生态化和布局国际化的趋势方向发展,产业模式逐渐向技术创新和资本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驱动因素转变为技术创新和资本驱动。


版权所有 ©2021-2030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 服务热线:400-117-668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