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锂电池。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其行业细分且品类较多。电池制造业在我国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现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紧密。
锂电池行业产量规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产量规模分别为157.22、188.45、246.14亿只。锂电池行业整体呈现供需偏紧的局面,锂电池行业销量规模分别为155.7、187.2、246.0亿只。
新能源汽车浪潮已成国家与车企共识。中国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基准目标,并从具体的落地政策上,先后推出“双积分政策”、限购限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回收政策等促进措施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欧盟提出法案拟将2030年碳排放考核目标从48g/km加严至43g/km,并且欧洲主要经济体均推出新能源车减免政策。美国提出未来将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在2050年之前达到净零碳排放。车企层面,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势力和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势力均制定较高的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总体来看,新能源车浪潮已成国家与车企共识。锂电池扩产增速明显,但仍存在阶段性缺口。以扩产角度看,全球动力锂电池厂商新增扩产分别为257、519、492GWh;各方面需求合计分别为280.46、376.2、534.15GWh。假设产能保持满产满销状态,则接下来两年,仍分别存在23.46GWh与42.15GWh的产能缺口。
高比能量技术仍然具有市场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续航历程需要有高能量密度的电芯。二线电池企业在高比能量电池技术方面一直在进行技术布局。
IEC标准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其中关于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285,关于镍氢电池的标准是IEC61436,锂离子电池IEC标准,一般电池行业依据的是SANYO或Panasonic的标准。
电池常用IEC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602851999;镍氢电池的标准为IEC614361998.1;锂电池的标准为IEC619602000.11。
电池常用国家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GB/T11013_1996GB/T18289_2000;镍氢电池的标准为GB/T15100_1994GB/T18288_2000;锂电池的标准为GB/T10077_1998YD/T998_1999,GB/T18287_2000。
另外电池常用标准也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C关于电池的标准及SANYOPANASONIC公司制定的关于电池企业标准。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电池行业综述
第一节 电池行业概述
一、电池产品定义
二、电池产品分类
三、电池产品用途
第二节 电池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电池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电池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电池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电池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电池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电池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电池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电池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电池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电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电池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电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电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电池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电池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电池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电池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电池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电池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电池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电池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电池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电池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电池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池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池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池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电池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电池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电池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电池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电池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电池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电池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电池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电池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电池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电池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电池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电池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电池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电池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电池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电池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池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电池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电池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电池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电池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电池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电池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电池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电池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电池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电池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D企业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E企业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分析
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第六节 重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池行业结构分析
一、电池企业结构分析
二、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电池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电池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电池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电池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电池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电池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电池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池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电池行业渠道格局
第三节 电池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电池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电池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电池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电池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电池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电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池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电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电池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电池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电池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电池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电池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电池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电池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电池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动力电池未来发展前景
1、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
我国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至“十四五”政府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建立了从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针对汽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对传统燃油乘用车进行限购、限行,也有助于提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2、“以电代油”推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需求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多煤、贫油、少气,原油对外依存度高。降低机动车油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加之我国电力工业发达,“以电代油”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
近年来,在石油资源枯竭的情况之下,各国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的相继发布。在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主要城市限行的大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必然随之迅速增长。
3、环保要求提高加速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新型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直接加剧了人们对应用新能源的渴望。
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而言,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领域无疑是潜力巨大的增长点。
高比能量技术仍然具有市场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续航历程需要有高能量密度的电芯。二线电池企业在高比能量电池技术方面一直在进行技术布局。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性能不断提升
储能系统安全事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提高储能电池安全性能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最有效的措施。追求更高的安全性能和更长的循环寿命是未来储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
2、分布式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应用方式正在从集中形式扩展到分布形式(即分布式储能系统)。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微电网的建设。分布模式的发展正在拓宽储能系统的市场应用场景,且未来也将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的增长。
3、梯次利用
梯次利用指将废旧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电池中。其已被确定为储能系统建设的一种具有成本效益且可持续的替代方案。随着新能源车被更广泛地采用,预计未来将有大量废旧动力电池可用。因此,储能系统领域的梯次利用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