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衡器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仪器。衡器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3部分组成。衡器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
中国衡器行业的需求是一种典型的分级而非升级需求,区位竞争和产业转移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巨大的经济体量也会诞生出中国独有且需求规模较大的细分市场和应用领域。衡器行业要走出低价竞争模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东部衡器企业应更多关注新市场,中西部则应继续完成分工使命,同时所有企业都应持续地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中高质量的产品和市场比重,共同促进中国衡器朝智能称重(含无人值守)方向发展。
我国的电子衡器无论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元器件、原材料配套、经营水平等方面,仍与国际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己使用电子衡器的用户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的。因此,潜在的市场和待开发的市场还很大。
中国的衡器行业是一个具有漫长发展历史的传统产业和重要的基础行业。改革开放后,中国衡器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衡器工业的管理体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更是变化巨大。中国衡器企业数量512家,同比下降21.8%。
衡器是计量器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国家强制管理的法定计量器具,是称重控制和贸易计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还将保持持续发展,带动物流、机械、化工、港口等行业的发展,这给衡器制造行业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中国衡器(秤)产量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国衡器(秤)产量达到11314.8万台,创历史新高。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衡器制造行业综述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概述
一、衡器制造产品定义
二、衡器制造产品分类
1、商用衡器
2、工业衡器
3、特种秤
4、家用秤
5、天平
6、称重显示仪表
7、称重传感器
8、称重系统
三、衡器制造产品用途
1、食品零售
2、物流仓储
3、机械工业
4、化工
5、纺织
6、港口
第二节 衡器制造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衡器制造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衡器制造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衡器制造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衡器制造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衡器制造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衡器制造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衡器制造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衡器制造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衡器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衡器制造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衡器制造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衡器制造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衡器制造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衡器制造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衡器制造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衡器制造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衡器制造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衡器制造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衡器制造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衡器制造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衡器制造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衡器制造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衡器制造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衡器制造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衡器制造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衡器制造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衡器制造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衡器制造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衡器制造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衡器制造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衡器制造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衡器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衡器制造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衡器制造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衡器制造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承重系统
二、传力转换系统
三、示值系统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衡器制造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衡器制造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食品零售
二、物流仓储
三、机械工业
四、化工
五、纺织
六、港口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衡器制造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衡器制造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衡器制造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衡器制造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团(Mettler Toledo)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衡器制造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二节 美国传力电子集团(Transcell)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衡器制造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三节 日本大和制衡株式会社(Yamato)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衡器制造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四节 日本石田株式会社(Ishida)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衡器制造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五节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Sartorius)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衡器制造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六节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广东海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山西国强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上海肖克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节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二节 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三节 江西众加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节 深圳市爱立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五节 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衡器制造企业结构分析
二、衡器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衡器制造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衡器制造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衡器制造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衡器制造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衡器制造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衡器制造行业渠道格局
第三节 衡器制造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衡器制造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衡器制造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衡器制造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衡器制造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衡器制造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一、商用衡器
二、工业衡器
三、特种秤
四、家用秤
五、天平
六、称重显示仪表
七、称重传感器
八、称重系统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衡器制造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衡器制造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衡器制造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衡器制造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从衡器制造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来看,中国衡器制造营业收入17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2.58亿元;利润总额15.12亿元,较上年有小幅减少。从衡器制造资产及流动资产方面来看,中国衡器制造资产总计181.11亿元,较上年增长9.71亿元;流动资产113.22亿元,较上年增长1.32亿元。
衡器是首批列入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可见其在贸易公平方面的重要性。自2010年以来,中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衡器出口量远远高于进口量,中国衡器出口没有受疫情的影响而下降,反而较上年有所增长,中国衡器出口数量2295.45万台,进口数量仅为2.93万台。
目前国内市场需要的常规衡器,以及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衡器,我国基本都能自己制造,这表明,我国衡器以进口为主的历史已经结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据统计调查,中国已是一个衡器制造大国,世界各国都在大量进口中国产品,并且在中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衡器产品已占多数。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与电子衡器相结合产生的物联网称重系统已应用在粮食、电力、生产制造、批发零售等行业。未来的电器不再只简单地组装加工,而是集电子称重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数字视频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称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