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变速器是指能够固定或者分档改变输出轴及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按照不同的操作方式,汽车变速器可以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MT)主要依靠驾驶员以人工操纵控制车辆换挡杆,使换档轴和换挡拨叉做出对应操作,以带动同步器啮合相应不同档位的齿轮,达到对应档位动力输出的目的,缺点驾驶操作比较繁琐,车辆平顺性较差,目前国内手动变速器配置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根据不同应用结构和原理,变速器又可以分为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双离合变速器(DCT)、无级变速器(CVT)、液力自动变速器(AT)四种。而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产业链高价值量的重要车身零部件,随着国内乘用车销量上升的同时,国产自动变速器的装配比例也在逐步提升,国产产品取代进口产品将为当前及今后的零部件行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横向对比来看,AT、CVT和DCT三种自动变速器的技术路线因具有各自的优势,属于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少档位的AT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油耗较高。多档位 AT 具有较高的燃油效率和快速的换档速度,但是成本太高。CVT 的油耗低且变速平稳,但受到扭矩容量的限制,只能应用在部分对动力性不高的车型上,通常优先装配至中小排量车型。
得益于国内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乘用车自动变速箱市场规模快速提高,预计自动变速箱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尽管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自动变速器依然是很多车企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大都仍然需要依赖外购,目前各大自主车企都在自动变速箱领域大举投入,希望使用自行研发制造自动变速箱。由于DCT采用定轴齿轮传动,与MT(手动变速器)结构相似。国内车企大都具备的MT生产线可以利用,且在研发过程中能够借鉴部分MT的经验,因此大都选择DCT技术路线。而从世界范围来看AT是全球车企的主流技术,特别是北美品牌应用较多,而欧洲主要采用DCT技术为主,日系车则多采用CVT技术。
上游主要原材料包括齿轮、轴、电磁阀等原材料和部件生产商,整体买利润在10-25%之间等,具体部件之间差异较大。中游为汽车变速箱研发制造商,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的竞争格局,是产业链中对研发技术要求最高的产业、其研发、生产成本均较高,行业竞争激烈。因此议价能力一般,毛利率约15%-20% .下游整车厂作为客户端,具备最大议价空间和毛刊率水平,而维修服务行业毛利相对较低。
就上游齿轮行业现状而言,根据数据显示,市场规模达228.16万吨,同比减少7.13%。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齿轮产量开始表现为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整体产能结构改善导致落后产能逐步出清。加之过去我国齿轮行业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的背景,随着行业结构优化,整体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对发展国产变速器有积极作用。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汽车变速器行业综述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概述
一、汽车变速器产品定义
二、汽车变速器产品分类
1、自动变速器
2、手动变速器
三、汽车变速器产品用途
1、汽车制造
2、汽车工厂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汽车变速器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汽车变速器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汽车变速器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汽车变速器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汽车变速器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汽车变速器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汽车变速器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汽车变速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汽车变速器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汽车变速器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汽车变速器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汽车变速器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汽车变速器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汽车变速器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汽车变速器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汽车变速器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汽车变速器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汽车变速器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汽车变速器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汽车变速器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汽车变速器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原材料供应
二、设备研发
三、器械研发
四、制造仪器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汽车变速器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汽车制造
二、汽车工厂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汽车变速器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采埃孚(ZF)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汽车变速器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二节 福特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汽车变速器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三节 格特拉克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汽车变速器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四节 艾里逊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汽车变速器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五节 爱信AW株式会社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汽车变速器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六节 戴姆勒-奔驰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汽车变速器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七节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节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二节 北京现代坦迪斯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三节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节 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五节 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六节 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七节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八节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九节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十节 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十一节 哈尔滨一汽变速箱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结构分析
一、汽车变速器企业结构分析
二、汽车变速器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汽车变速器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汽车变速器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渠道格局
第三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汽车变速器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汽车变速器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一、液力自动变速器
二、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
三、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
四、双离合器变速器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汽车变速器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从配置上来看,中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的搭载率增长较稳定,自动变速器的整体搭载率已达75%,其中AI的搭载率达到32%,DCT与CVT搭载率均为28%左右。由于高端乘用车对于性能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新型多挡位AT凭借出色的性能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在逐渐下探。除了大众集团以外,其他品牌已几乎全面改用 AT,包括之前曾经尝试过双离合的福特、沃尔沃等等。相比之下中低端车型主要考虑性价比为主,多数排量偏小,因此CVT在中小型家用车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从目前变速箱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换挡品质的提高是所有业内技术发展的共同追求。换挡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换挡过程中的动力性和舒适性。提高换挡品质主要是提高换挡过渡过程中变速器的稳定性和换挡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为了改善自动变速器的智能化特性,提高滑档的舒适度,人们不断尝试新的控制技术,通过统计方法并根据统计分布来设计基于模糊规则的行驶环境识别系统,可以从数据中提取一定的规律,因此非常有利于进行智能换挡系统研究来实现智能换挡。
同时部分自动变速器具有超速挡的微机控制功能,可提高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利用微机控制与变矩器锁止合作搭配来扩大变速器应用范围的方法适用于更多的车型,这样不但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能通过改变软件数据方便地改变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特性。实行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可实现恒功率传动,变速过程会更加平顺,降低了传动时的动载荷,故对于提高变速器相关零/部件的寿命也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