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压缩机引的能力和特征决定了制冷系统的能力和特征。某种意义上,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就是将压缩机的能力体现出来。因此,世界各国制冷行业无不在制冷压缩机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压缩机的技术和性能水平日新月异。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制冷压缩机可以分为定排量压缩机和变排量压缩机。
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容积型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全球压缩机制造重心也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国际主要的压缩机生产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比泽尔、英格索兰和莱富康先后进入中国市场,英格索兰于第一个在中国大陆设立生产基地;随后,阿特拉斯等公司也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目前,全球主要的压缩机生产企业在中国均有生产基地。国际主要的压缩机生产企业均十分重视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比泽尔全球重要市场之一。国际主要压缩机生产企业进入中国加剧了我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市场竞争。
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冷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与此相对应,压缩机等关键部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很多产品的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制冷设备与碳中和的目标息息相关,高能效水平的压缩机将逐步释放。与此同时,应用市场需求多元化,集中型冷库群,医药冷库等飞速增长,以及新的冷库标准实施,都对压缩机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各种损失,诸如摩擦、泄漏、有害传热、电机损失、流动阻力、噪声振动等因素的存在,压缩机工作时实际效率远低于理论效率。因此,从理论上讲,任何能够降低任意一种损失的措施都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效率。这一客观事实导致了对压缩机的节能研究范围广、方向宽,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多种多样。
国际上对压缩机的节能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研究润滑特性、压缩机轴承部位的摩擦特性以降低摩擦功耗、提高压缩机效率;降低泄漏损失以提高压缩机的效率;采用变频或变容技术通过制冷系统的出力与用户负荷的最佳匹配来实现节能,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变频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且广为人知。
气阀的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改进气阀的设计以提高压缩机效率的研究永无止境也永有收获。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多,从气阀材料、运动规律、结构优化到适用理论、测试方法等包罗万象。总之,关于压缩机节能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制冷行业的一个首要热点问题。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制冷压缩机行业综述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概述
一、制冷压缩机产品定义
二、制冷压缩机产品分类
三、制冷压缩机产品用途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制冷压缩机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制冷压缩机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制冷压缩机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制冷压缩机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制冷压缩机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制冷压缩机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制冷压缩机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制冷压缩机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制冷压缩机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制冷压缩机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制冷压缩机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制冷压缩机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制冷压缩机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制冷压缩机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制冷压缩机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制冷压缩机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制冷压缩机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制冷压缩机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制冷压缩机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制冷压缩机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制冷压缩机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制冷压缩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冷凝器
二、蒸发器
三、节流阀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制冷压缩机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制冷压缩机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上海希普冷冻机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上海第一冷冻机厂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节 江苏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二节 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三节 杭州钱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节 北京恩布拉科雪花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五节 东台市东威制冷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六节 基伊埃博客压缩机(杭州)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结构分析
一、制冷压缩机企业结构分析
二、制冷压缩机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制冷压缩机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制冷压缩机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渠道格局
第三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制冷压缩机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制冷压缩机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一、容积型压缩机
二、速度型压缩机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制冷压缩机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近年来,随着国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全球压缩机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领先的压缩机生产企业通过行业整合不断提高竞争力,逐渐出现了以德国比泽尔和美国英格索兰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先企业,占据优势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制冷压缩机行业也受下游需求带动而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制冷各大领域内的制冷压缩机成套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以及家电等领域对制冷压缩机的需求量也不断攀升,为中国制冷压缩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装配有冷媒压缩机的制冷系统市场需求,每年平均在500亿元左右,根据成本分析估算,冷媒压缩机的市场需求在100亿元左右;装配有冷媒离心式压缩机的制冷系统市场容量平均在190亿元左右,根据成本分析估算,冷媒离心式压缩机的市场容量约在60亿元左右。
随着经济环境转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设备相关需求迅速拉升,带动了全年商用冷冻冷藏压缩机规模的快速扩张。
目前,中国已成全球空调及压缩机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机遇,中国家用空调将迎来产品品质的再一步提升,产品向高效、变频、舒适健康及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空调必不可少的压缩机也将伴随着空调进一步发展。
当前,制冷产品需求随着人民消费升级在逐年递增,压缩机作为制冷产品的核心部件,其整体销量也将持续增长。
但在“双碳”的目标之下,高耗能压缩机的大规模需求为碳排放带来了极大压力,过去的压缩机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绿色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国际标准以引导压缩机技术创新、实现制冷产品的节能减排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