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建筑节能主要可以分为建筑本身节能、建筑设备节能、行为节能三大类,建筑本身节能可以通过房屋朝向、幕墙等方面来实现节能,建筑设备节能则可以通过制订方案合理使用空调、电灯等机电设备来实现,至于行为节能则主要是员工的一些行为习惯等。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建筑设计或节能系统设计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具有整合产业链的优势,能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节能服务公司大致可以分为资金依托型、技术依托型和设备依托型三大类;而如果按照服务提供的流程来划分的话,又可以分为提供商务、资金、技术、设备服务的公司,以及提供前期检测、节能方案、方案实施和项目验证的公司。目前,发展得比较成功的是设备依托型公司;而从长期来看的话,兼具设备和技术能力的公司则更具优势。
建筑节能中,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建筑的节能化趋势,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有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如保温材料。与上述相关的公司,将长期受益。
我国已将建筑节能设计纳入强制性要求,建筑信息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保障。《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后文简称《通用规范》)中,指出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碳排放强度应降低40%。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量,为实现零碳建筑助力。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难以直接判断建筑设计的优劣。例如,加大外窗面积可改善自然采光,但在冬季夜间将增大热量消耗,同时在夏季由于太阳光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致使空调能耗增加。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详细模拟测试和比较。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建筑节能行业综述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概述
一、建筑节能产品定义
二、建筑节能产品分类
1、建筑本身节能
2、建筑设备节能
3、行为节能
三、建筑节能产品用途
第二节 建筑节能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建筑节能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建筑节能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建筑节能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建筑节能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建筑节能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建筑节能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建筑节能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建筑节能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建筑节能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建筑节能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建筑节能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建筑节能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建筑节能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建筑节能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建筑节能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建筑节能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建筑节能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建筑节能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建筑节能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建筑节能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建筑节能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建筑节能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建筑节能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建筑节能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建筑节能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建筑节能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建筑节能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建筑节能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建筑节能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建筑节能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墙体节能材料
二、窗体节能材料
三、新能源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建筑节能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建筑节能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建筑节能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建筑节能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建筑节能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建筑节能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三节 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四节 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五节 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六节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七节 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结构分析
一、建筑节能企业结构分析
二、建筑节能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建筑节能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建筑节能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建筑节能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建筑节能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建筑节能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建筑节能行业渠道格局
第三节 建筑节能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建筑节能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建筑节能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建筑节能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建筑节能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建筑节能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一、民用建筑节能
二、公共建筑节能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建筑节能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建筑节能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建筑节能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建筑节能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能源作为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需求量日益增大。其中,建筑所需能源约占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建筑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占比65%,热水供应占比15%,电气占比14%,炊事占比6%。
当前,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发展迅速,整体朝着高效、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主要材料来源,建筑将更具环保和功能复合,整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高效化
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在得到一定时间的推广使用后,得到市场和用户的青睐,现已成为建筑材料市场的重要选择对象。在今后的建筑材料发展中,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能和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注重产品的协同高效运转,产品的实用效果更加突出,不断提升建筑质量和品质。
2、成本低廉化
目前,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因研发费用较高而未得到大范围的使用,材料的制作成本随之升高,只有小部分建筑节能材料得到使用,如新型保温材料——聚氨酯硬泡,由于成本过高,只有几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积极采用该产品。因此,若要实现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大规模使用,生产成本低廉化是其发展的不二选择。
3、功能复合化
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在满足绿色环保的同时,也要实现其功能性,两者相互结合才可充分彰显其使用价值。例如有机类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好,但强度低、易老化、防火性能差;无机类保温材料耐高温、强度高,但吸水率高、不易机械加工。因此,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将克服单一材料的不足,整合各自优势,研发出功能复合的节能材料。
4、规范标准化
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广泛使用离不开标准体系的导则,通过相关规范、导则的制定,完善认证体系,以科学利用为根本,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建筑材料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转。为提高建筑节能材料的大力发展,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与导则与其相适应。
5、生产机械化
生产是实现建筑材料投入使用的关键一环,国内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生产厂家众多,但仍然存在部分厂家因生产技术不成熟、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处于半手工、半机械化的生产状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未得到保障。未来,随着建筑业产业链的整体机械化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机械加工水平必然会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