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超硬刀具是现代工程材料的加工在硬度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而应运而生,20世纪的后40年中有了较大的发展。超硬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硬度的规律与其他刀具材料不同,立方氮化硼是非金属的硼化物,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体;而金刚石由碳元素转化而成,其晶体结构与立方氮化硼相似。它们的硬度大大高于其他物质。
现代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的主要硬质成分是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例如,高速钢是加入了合金成份(W、Mo等)的碳化铁;硬质合金主要是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陶瓷则是氧化物和氮化物。这些化合物的硬度最高达3000HV,加上粘结物质其总体硬度在2000HV以下。对于现代工程材料的加工,在某些情况下,上述刀具材料的硬度已不敷使用,于是超硬刀具材料便应运而生。 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和使用天然金刚石;而人造金刚石的制造和应用则是上一个世纪中的事。氮化硼都是人造的。在20世纪后期,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两种超硬材料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以往多在高温、高压(热压法)条件下形成,称为PCD,后来又出现了其他制造方法。PCD人造金刚石的研究始于1940年,1954年美国正式宣告此种金刚石研制成功,1957年开始工业生产。瑞典于1953年宣告成功,1962年开始工业生产。到1969年,全世界人造金刚石产量为4000万克拉(carat);当时天然金刚石年产量为4400万克拉。1963年中国宣告PCD制造成功。1996年,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达2.4亿克拉,出口6~8.5千万克拉。90年代末,中国年产量达5亿克拉,居全世界首位。最大的外国公司年产人造金刚石近年也达1亿克拉以上。1957年,美国GE公司压出CBN(立方氮化硼)单晶粉,70年代初,制成聚晶的PCBN刀具。1972年,苏联亦制成PCBN刀具。1966年,中国研制成功单晶CBN。稍后,制成PCBN。近年,又以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成人造金刚石。
国外超硬材料产业高度集中,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单晶、聚 晶、微粉、CVD膜等全系列产品90%以上集中在美国DI公司、欧洲跨国集团元素六公司等,主要采用年轮式两面顶超高压合成装置,单晶金刚石单次产量大(3000克拉)、品级高(高品级所占比例高达60%)、粒度好(达到20/25目),产品占据高端市场;能够生产直径为100mm 的大尺寸金刚石聚晶复合片(PDC)、立方氮化硼聚晶复合片(PCBN),应用于金刚石、CBN 刀具,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外超硬材料制品产业,主要分布于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占全世界市场份额80%以上。以欧洲跨国集团泰利莱公司、德 国温特公司、法国圣戈班集团、日本旭金刚石工业株式会社为代表的国外企业,生产制造的超硬材料磨具、刀具、锯切和钻进工具等,具有超高速度、超高精度、高效率、高耐用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占据了世界高端市场。
人造超硬刀具材料的制造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热压法和气相沉积法。热压法制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所用的设备是六面顶或两面顶的液压机。压制单晶超硬材料.需将原料置于叶蜡石的腔体中。压制PCD单晶粉的原料是石墨片,石墨片与触媒剂Ni-Mn片层叠置于腔体中;压制PCD聚晶片的原料是PCD单晶粉,加入结合剂Ni、Si、Co等;压制CBN单晶粉的原料为六方氮化硼(HBN)粉;压制PCBN聚晶片的原料为CBN单晶粉,同时需分别置人触媒剂与结合剂。热压工艺示意图见图1、图2。其压力、温度及加压时间均列于图中。加压过程中的压力与升压、终压有所不同,叶蜡石腔体中的压力与顶锤部的压力也不一样,图1、图2所示的压力是指顶锤部的压力。温度是腔温。时间是加热时间、保温时间与降温时间等过程的总和,对于各种压机,这些参数将有所不同,本文给出的数据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 类似热压法制造PCD,还有"爆炸法",在容器中利用炸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而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爆炸法的工艺和产品质量均不易控制,故很少正式使用。CVD法是一种气相沉积法。属于这种工作原理在非金刚石基底上沉积金刚石的方法很多,如"热丝法CVD法"、"电子增强CVD法"、"微波PCVD法"、"射频PCVD法"、"直流PCVD法"、"直流电弧PCVD法"、"直流等离子体喷射CVD法"、"电子回旋共振PCVD法"、"火焰燃烧法"、"准分子激光CVD法"等。"热丝CVD法"最为常用。图3为热丝CVD金刚石厚膜生长沉积技术原理示意图。原料为乙醇(酒精)、氢气和甲烷,热丝为Ta丝或W丝。加热到2000~2500℃高温的热丝及在热丝和基体间施加电压而形成的等离子体,使氢分子与含碳气体分子离解,形成原子态氢和能够形成SP3键的碳氢基团。该基团在有原子氢的作用下在适当温度的基体表面经历吸附的化学过程,去氢而形成金刚石的碳结构。控制热丝的温度及施加电压和电流密度,特别是气体的组成、生长容器的压力和基体温度,即能有效地控制膜生长的速率和成膜质量。在基体(衬底)上成厚膜后,需使膜与基体分离,并切割成一定形状的小块,再将小块钎焊在硬质合金上形成复合刀片或刀具,如图4所示。若制造CVD薄膜金刚石刀具,则在刀具直接沉积金刚石薄膜即可,膜厚仅为10μm左右。而厚膜的厚度能达0.5~0.6mm以上。
严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所有,通过我单位网站——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www.cniir.com)对外发布。从未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代理销售。如需订阅本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优质的服务。本报告是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超硬刀具行业综述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概述
一、超硬刀具产品定义
二、超硬刀具产品分类
1、金刚石类
2、立方氮化硼类
三、超硬刀具产品用途
1、电子信息
2、汽车制造
3、航空
第二节 超硬刀具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2021年全球超硬刀具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国际超硬刀具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超硬刀具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超硬刀具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超硬刀具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超硬刀具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二、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三、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四、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五、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六、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市场现状分析
一、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二、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市场供给统计分析
三、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市场需求统计分析
四、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产能统计分析
1、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产能统计
2、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五、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PEST(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2、政策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五、2022-2026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超硬刀具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二、超硬刀具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超硬刀具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超硬刀具行业赢利性分析
二、超硬刀具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超硬刀具行业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超硬刀具行业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第二节 超硬刀具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三节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超硬刀具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超硬刀具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超硬刀具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超硬刀具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经受压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第六章 中国超硬刀具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需求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市场需求及增速
二、超硬刀具市场饱和度分析
三、影响超硬刀具市场需求的因素
四、超硬刀具市场潜力分析
第二节 超硬刀具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用户结构(产品分类及占比)
二、产品(服务)结构
三、区域市场分析
四、重点省市超硬刀具需求概述
第七章 中国超硬刀具市场供给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规模
一、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市场供给规模及增速
二、行业开工情况
三、产业投资热度分析
第二节 超硬刀具市场供给区域分布
一、产业集群状况
二、超硬刀具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重点省市超硬刀具产业发展特点
第八章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第二节 影响超硬刀具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超硬刀具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产业区域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7-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7-2021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2017-2021年华北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2017-2021年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21年西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七节 2017-2021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十章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第二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超硬刀具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超硬刀具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超硬刀具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四节 超硬刀具行业SWOT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超硬刀具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金刚石原材料
二、PCBN原材料
第三节 主要上游产业对超硬刀具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超硬刀具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电子信息
二、汽车制造
三、航空
第五节 主要下游产业对超硬刀具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超硬刀具主要品牌分析
第一节 超硬刀具品牌构成
第二节 品牌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市场竞争程度
一、市场集中度
二、市场竞争类型
三、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第四节 中国超硬刀具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超硬刀具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二节 日本三星钻石工业株式会社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超硬刀具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三节 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超硬刀具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四节 日本京瓷株式会社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超硬刀具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五节 瑞典山特维克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超硬刀具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六节 韩国新韩金刚石工业株式会社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超硬刀具业务分析
五、企业在中国业务分析
第七节 北京沃尔德金刚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八节 威海威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九节 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节 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一节 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二节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三节 深圳市中天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节 江苏建帮超硬刀具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五节 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六节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
三、企业财务分析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竞争优劣势
五、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结构分析
一、超硬刀具企业结构分析
二、超硬刀具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主要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超硬刀具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主要替代品对超硬刀具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超硬刀具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超硬刀具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六章 超硬刀具产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的经销模式
第二节 超硬刀具行业渠道格局
一、经销商组合模式
二、终端直营模式
三、厂商终端联盟模式
四、经销直营结合模式
五、直销模式
第三节 超硬刀具行业渠道形式
第四节 超硬刀具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五节 超硬刀具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
第六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十七章 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供给预测
二、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第十八章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第十九章 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机会因素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对超硬刀具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超硬刀具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
三、超硬刀具产品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细分产品投资机会
一、人工合成单晶金刚石
二、天然金刚石
三、聚晶金刚石(PCD)
四、其复合片(PDC)
五、CVD金刚石
六、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
七、CVD立方氮化硼涂层
第三节 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产业链投资机会
第五节 特定项目投资机会
第二十章 2022-2026年中国超硬刀具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超硬刀具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行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超硬刀具行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行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资源与能力
三、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超硬刀具行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超硬刀具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节 投资建议
我们的优势
一、数据优势
1、一手调研资料及数据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神秘顾客、抽样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代表企业、渠道商/分销商、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销售人员、用户/使用者、行业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
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法等。
2、二手资料及数据
官方统计数据: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和信息。
行业公开数据:行业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行业门户统计汇总的数据、媒体公示的数据。
企业公开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数据,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和信息。
文献期刊数据: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3、公司自建五大数据库资源
我公司共建设有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产品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库等,合计六大数据库。
4、历年的研究成果及项目案例
多行业研究报告汇总、商业模式汇总、项目案例汇总、专项调研流程及经验总结。
二、团队优势
1、研究部历经10年打磨,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行业经验丰富。
2、设立16个行业研究小组,长期跟踪调查5000多个细分行业。
3、各行业设立研究组长,经验丰富、态度严谨、质量把控。
4、与多所高校建立校企联合团队,方便快速开展多区域线下调研。
三、管理优势
报告严格把控质量,研发流程如下:
1:设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2:利用数据库资源,结合各统计部门资料及实地调研,搜集相关信息;
3:核实验证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4:进行数据建模、市场分析并起草初步研究报告;
5:核实检查初步研究报告;
6:撰写完成研究报告,提交客户;
7: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服务流程
售后保障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之内,在研究报告的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报告相关
相较于下游的机床市场而言,我国整个切削刀具市场的行业规模已经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2017年之前基本稳定在330亿元左右,而由于刀具市场整体回暖以及下游机床领域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进入上升区间。随着国家工业制造实力的不断发展,加工工件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持续提升,工业加工从粗放式、手动式加工向精细化、自动化加工不断演进,对加工工具的稳定性、精细程度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根据《第三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超硬刀具在整个刀具行业的市场份额在10%左右,因此可以推断我国超硬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大约在40亿元左右。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的统计、调查及分析,对我国刀具市场消费总规模、进出口进行了测算。我国刀具市场总消费规模从38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42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国产刀具约273亿元人民币,与增幅为9.6%,占比65%;进口刀具(境外品牌)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占比35%。国产刀具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高于进口刀具。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的调查及分析测算,我国刀具进口(含在中国生产并销售的境外品牌)总规模从13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的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连续两年创新高。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的统计、调查及分析测算,我国刀具出口从96亿人民币增加到101亿元,同比增长5.2%,连续两年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