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青海省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39.49平方公里,同时,当地把梯田建设作为水土保持主要抓手,新修梯田342.31平方公里(51.35万亩)。
据悉,青海省水土保持项目分布的市县区把梯田建设摆在“三农”工作重要位置,并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有效手段,2012年至2022年,全省争取到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央资金64420万元,省财政配套6625万元,新修梯田342.31平方公里(51.35万亩)。
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中国水利市场专项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依托梯田建设,青海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形成“梯田+科技+地膜+马铃薯”浅山干旱区农业发展模式、“梯田+科技+青稞油菜豌豆燕麦”脑山区农业发展模式、“梯田+科技+土地流转+药材”集约特色种植发展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水土保持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青海省水利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青海省把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水土保持的根本途径,坚持山、水、林、草、景、田、园、路、村、镇“十位一体”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配套实施,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据悉,在方略上,青海省水利水保部门积极对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保护水源地,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亮点水保工程;在方向上,坚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脱贫致富相结合,强化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与营造宜居环境、加强科技示范、支撑城镇化建设进程、助推旅游业发展相协调,积极打造“小流域+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种植养殖”模式的小流域精品工程,维护高原生态安全。
青海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2年至2022年,省水利厅积极主动汇报协调,共落实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省级财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3类项目的中央资金10.55亿元,省财政资金2.23亿元,完成综合治理小流域建设198项,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项目23项。
以上市场调查及产业研究经验
5000余个细分行业全景观察
年发布2000多份研究成果
累计服务客户10000多家
服务热线:400-117-6689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大街263号八方杰座大厦2幢4F 邮编:311199
业务咨询电话:0571-88319589(黄老师)0571-88317089(刘老师)微信同号:18667161069 电子邮件:baogao@cniir.com
Copyright ©2021-2030 www.cnii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5091号-1